《聊城日报》刊发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党委书记关延平署名文章
【编者按】9月23日,《聊城日报》第4-5版刊发了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党委书记关延平的署名文章《永远与聊城人民同呼吸共发展——写在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建校50周年之际》。文章深情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与聊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共生共长,相得益彰的发展历程;深刻阐述了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始终坚持扎根聊城办学不动摇,历届聊城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发展,成为城校战略携手、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同频共振的全省校地合作典范的工作经验。全文近一万字,分为 “追忆峥嵘岁月 相濡以沫聚合力 同舟共济谋发展” “立足时代大潮 战略携手促融合 蓄势赋能结硕果”“面向光明未来 共生共荣聚合力 双向奔赴开新局”三个部分。
永远与聊城人民同呼吸共发展
——写在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建校50周年之际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党委书记 关延平
“大学依城市而生,城市因大学而盛。”半个世纪以来,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与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共生共长,相得益彰,成为全省校地合作的典范。历届聊城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发展,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也始终坚持立足聊城、服务聊城、发展聊城,扎根聊城办学不动摇,始终把服务地方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形成了城校战略携手、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
追忆峥嵘岁月 相濡以沫聚合力 同舟共济谋发展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谱写了坚守鲁西大地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恢宏篇章,每一步都有聊城这座城市的鼎力支持,都是学校矢志不渝兴校报国、服务地方的生动写照。
扎根鲁西,勇担服务基础教育使命
1974年8月,山东师范学院抽调三分之一的师资和图书设备,利用其在聊城的原有校舍,建立了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自此,聊城拥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学。带着山东师范学院厚重的齐鲁文化底蕴和办学传统,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在鲁西聊城开启了艰苦创业、负重奋进的办学历程。
建校初期,艰苦的办学条件没有挡住学校第一批创业者的步伐,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昼夜奋战,从一挑土、一担水开始“夯基架梁”,修建了学校第一条柏油路,打出了第一眼机井……到1981年,校舍建筑面积从建校之初的不足2万平方米扩大到4.2万多平方米,在一片荒芜上建起了一座文化地标。创业先贤们怀着对教育使命的担当、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扎根于鲁西大地,硬是在“不可能中”办起了一所社会主义大学。这段可歌可泣的“教育西征”将优质的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一百多公里,山师和聊城分院两校并蒂双开,把山东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的“基因”留在了鲁西。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改建为聊城师范学院,学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之后的20年间,学校扎根鲁西这片希望大地,坚持在困难中发展,在发展中克服困难,确立了“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坚定服务山东特别是聊城基础教育的初心,矢志不渝为民族铸希望、为国家育栋梁,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在此期间,学校教研成果《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主办了第一次全国师范学院院长联席会,学校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的知名度逐年上升。
聊师的一届届毕业生也带着聊师的文化烙印,怀揣教育梦想,扎根基础教育战线,所展现出来的踏实品质和奋进精神,广受社会赞誉,“聊师群体”成为活跃在齐鲁大地特别是聊城的一道亮丽风景。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聊城市65%的中小学教师、70%的市级以上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30%的中小学校长都是聊师毕业生,聊师毕业生已成为支撑和引领聊城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巩固和凸显师范类专业优势的同时,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延伸发展应用型文理专业,稳步发展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有选择地发展工学、农学专业,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专业结构体系。2002年,在山东省和聊城市的全力支持下,聊城师范学院成功更名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实现了几代聊师人的奋斗夙愿,也结束了山东西部广大地区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
鼎力支持,全面优化办学环境
长期以来,聊城市牢固树立“发展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就是发展聊城,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就是支持聊城”的大局观念,在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校区扩建、举办综合性大学、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等每一个发展的重要时刻,聊城市都秉持城校一家的理念,在办学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营造良好办学环境等方面给予学校实打实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聊城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校地共建长效机制。2000年,在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聊城师范学院建成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的意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校地共建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面对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为尽快提升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市政府又连续出台了《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加速发展的意见》(2003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2006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建设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意见》(2012年),这4个文件以及大量各类专项支持的报告、函、通知,建立完善了这一时期校地共建的长效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校地合作进入了“校地共建强化、校地双赢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新时期。
聊城市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助力。帮助搬迁29个村庄,征地2000余亩,并节约各种征地费用1.2亿元,学校仅用两年时间就建设了一个东校区。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帮助学校建设桃李桥、学生公寓等校内基础项目,特别是教师住宅项目聊大花园,对学校在这一时期吸引高层次人才起了巨大作用。聊城市和学校共同出资1亿元建设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图书馆、聊城市检测中心暨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综合实验楼,将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周边土地招拍挂收益1900万元,专项用于学校科技产业开发,帮助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美丽的校园也成为聊城市东南部的风景地标。
同时,聊城市全力营造学校良好发展环境。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全力支持聊大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后勤等服务性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创设良好环境;学校申请事项尽快批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所需税费“能减就减,能免就免,能缓就缓,不得不收按最低限收取”;建立科学的执法检查制度,严格控制检查次数,避免干扰学校正常秩序。成立受地方和学校的双重领导的聊大派出所、聊大社区,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有力支持了学校发展。
通力合作,拉开深度服务地方序幕
21世纪初期,随着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办学实力的增长,面对聊城市对学校更大的支持与更高的期待,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对聊城市的支持也逐步扩展,在培育人才的同时,努力提升科技对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逐渐拉开了深度融入服务地方发展的大幕。这一时期,学校专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部门,逐步加强对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突出大学服务社会与地方发展的功能。发布《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服务聊城行动计划》,着力实施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服务聊城“1134工程”,推出了包括新材料研发及创新、精细化工技术创新、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等在内的18个服务平台;联合建立有色金属研究院、东阿阿胶研究院、中通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聊城发展研究院等共建机构22家、产学研基地24处。聊城市企业与学校合作的项目和课题数每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2008年起,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联合聊城市共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实习支教“双提高”工程,16年来,学校共向聊城市农村小学派出30批共23582名支教学生,极大地充实了农村基础教育力量,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
学校的高层次人才走上地方经济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前台。持续推进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科技人才挂职工程,开展“百名博士进企业活动”,积极参加聊城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博士教授深入企业对接发展需求,助力企业开展科研攻关与管理创新。在2012—2020年间,学校共向聊城市派驻科技人员、党政干部178人次,担任科技特派员、挂职科技副县区长、镇局长和第一书记,助力聊城产业转型升级、农村脱贫攻坚。在冠县,12年来,学校连续派出六轮28人次第一书记到农村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的友谊。
立足时代大潮 战略携手促融合 蓄势赋能结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奋力走上具有聊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牢固树立“为全省乃至全国服务,但首先要扎根聊城、服务聊城”的理念,紧抓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黄河、大运河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策源地、智慧库和新引擎功能,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与贡献度。
调整学科、优化结构,培养地方所需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升格为综合性大学以来,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响应国家发展所需与聊城市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力优化学院和专业设置,先后成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医学院等10余个应用型二级学院,增设了车辆工程、化学化工、生物制药、护理学等20余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鲁西化工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提升应用型学院专业占比,培养地方急需人才。
2021年,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与社会需求和地方行业企业需要相匹配。
学校面向聊城的农业、铜铝产业、医药产业与基础教育等领域发展,优化学科布局,立项建设畜牧学、生物与医药、教育学等12个“冲一流”“强特色”学科,培育建设智能制造、运河学等10个省内一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群,增强服务地方人才需求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学科支撑能力。主动对接聊城“制造业十大产业”,大力提高应用型专业占比,停招传统专业19个,新增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能影像工程等“四新”专业4个,设立汽车质量管理工程、现代医药与健康等校企合作专业、应用型微专业14个。与鲁西化工等知名企业共建6个现代产业学院,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其中生物制药及规模化制备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打造协同创新高地
进入新时代,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与聊城市相向而行、双向赋能,发展融合更加广泛深入,学校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服务链的结合更加紧密。
聊城市与学校合作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学校发布《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启动实施高端化工产业新技术培育计划、现代高效农业新技术研发计划等10个方面的行动计划,为服务山东及聊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持。双方签署《聊城市人民政府·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城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书》等5份协议,共同推动实施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产业升级助推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等“十大工程”,全面构建城校融合发展共同体。聊城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连续三年用于校地双方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2020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市人民政府共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暨推动聊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签约,时任聊城市市长李长萍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树立支持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发展就是支持我们自己的理念,认真履行省市共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的职责和义务,全力保障共建协议的落地落实,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发展营造一流外部环境,共同推动聊城基础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把城校融合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后,学校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深化校内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构建校地企融合发展全方位工作体系,以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效增强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能力。
一方面,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支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出台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关于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光岳人才工程”实施与管理办法》《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对学校融合发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切实推动和引导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加强资源整合,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学科平台体系。推动学科融合交叉,推行学部制改革,设立化学与材料学部等首批5个学部,整合优势资源设立农学与生物学院、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推进跨学科综合性、应用性研究与科技攻关,有效释放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倍增效应”。强化服务重大国家和区域战略平台建设,整合力量建设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等智库平台,服务开放聊城及聊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搭桥推动聊城走向大洋洲,与该区域5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校地共建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科技园、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附属医院等机构,校企共建聊城绿色化工研究院等50余家合作平台。与高新区政府共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科技园与聊城概念验证中心,构建“大学+众创空间+孵化器+概念验证+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科技园项目入选全省校地企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遴选四批共257名校内高层次人才进入235家企业挂职“科技副总”,有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校内、校地、校企三大融合为校地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先后落户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生物制药研究院成为拥有多个省级平台的生物制药新型研发机构,为聊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助力聊城形成了全球唯一的驴全产业链。学校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氧化铝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解决了赤泥污染问题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黑水虻种虫繁育和有机废弃物转化技术体系有力支持了聊城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厚植优势,彰显特色,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近年来,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老区,全力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运河时代”,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科研优势,推进鲁西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繁荣提供了广阔舞台。
2012年,学校响应聊城“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城市品牌创建成立运河学研究院。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河研究院的学术文化支撑作用对聊城市的运河城市定位愈加重要,研究院目前已经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运河文献数据库”“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并以深厚扎实的学术研究为依托,每年发布《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年鉴》,承担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展览大纲设计,编制山东省、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以及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等,为聊城市文旅发展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
2019年,聊城被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后,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立即成立黄河学研究院,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研究团队,依托聊城发展研究院、聊城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十余个相关科研平台,聚焦黄河流域特别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现实问题,开展对黄河的综合研究、协同研究。研究院发布黄河流域产业质量指数蓝皮书,为山东及聊城黄河流域发展实践提供决策依据;编写鲁西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课程教材,构建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区域特色课程群;搭建多个省级平台相擎架的“非遗”平台群落,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承担“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传承弘扬活化鲁西黄河文化。2022年12月,学校黄河学研究院获批山东省高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鲁西运河流域民间音乐传承、鲁西地区民间美术遗产、茌平小高村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鲁西黄河音乐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等四个项目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创新奖”,一个单位四获省级文化创新最高奖项,全省罕见,充分展现了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在鲁西运河、黄河文化研究的优势特色,也为鲁西运河、黄河文化繁荣提供了学术与实践支持。
聊城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支持聊城红色文旅事业发展,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与聊城市合作成立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研究中心,填补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空白,创设“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专项”,面向全国各科研单位公开招标,助力聊城革命老区文旅发展。学校挖掘聊城革命战争年代及孔繁森精神的鲜活红色资源,邀请驻聊高校教师进行“同城大备课”,发挥龙头作用推进聊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激发青少年建设“六个新聊城”的精神力量。
此外,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龙舟队在国内外赛场摘金夺银、声名远播,获得国家级及以上赛事冠军240余项,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报道500多次,这些成绩不仅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赢得了荣誉,也提升了聊城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面向光明未来 共生共荣聚合力 双向奔赴开新局
迈入下一个五十年新征程,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将坚守鲁西大地办学不动摇,以主动融入和服务支撑“六个新聊城”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牵引,用好用足省市共建、校地融合一揽子政策红利,深化校内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全面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聊城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贡献“聊大智慧”“聊大方案”“聊大力量”。
在培养新质人才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将紧紧围绕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课程联合开发重构和实训创业基地打造,推动形成校地企协同育人新格局。在培养目标上,统筹“六个新聊城”建设特别是区域新型工业化、平原特色乡村振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战略需要,深化能力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既造就大批能用好新质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又培养一批能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一方面依托国家、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聚焦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动现有专业建设对接行业需求;另一方面紧密对接聊城有色金属、绿色化工、新能源、大健康等标志性产业链和绿色能源,中国外贸“新三样”、生物医药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同时,发挥学校学科、人才优势,融汇聊城“十二大优势主导产业”标志性企业,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材研发、学习环境创设、师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培养模式上,按照区域发展相应产业链岗位群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图谱,加快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推动建立校地创新创业联盟,结合师生创新创业需求、学校成果转化需求、地方科技发展需求,促进科研项目研发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融合。依托校地校企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副总挂职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践评价办法,引导本科生、研究生进课题、进团队、进平台,为建设“六个新聊城”提供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撑。
在增强科研创新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自觉扛牢服务区域发展需求时代使命,加强创新资源整合、交流、共享,重点在学科平台支撑、科技创新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激发创新创造潜能,服务和支撑聊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系列国家战略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济南都市圈等省级战略,携手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聚焦沿黄发展轴、新型城镇化、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等战略布局,围绕黑色金属、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绿色建材、大健康、轴承、绿色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十二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和区域急需学科建设,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学科基础。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纵向瞄准学术前沿国家战略、横向聚焦聊城1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3个省级化工园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擦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两洋两河”特色品牌,与聊城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一批特色研究院、新型研发中心、专业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专员、挂职企业“科技副总”的探头作用,牵引一批课题、平台和成果,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创建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积极与京津冀高校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校地携手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联盟。结合区域经济产业需求,瞄准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校地校企共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先进技术研究院”“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浪潮集团碳中和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农工协同、工文渗透、医工融合,搭建符合未来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科技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新型智库。大力支持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加勒比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新型智库建设,为聊城对外开放搭建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聊城发展研究院、聊城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进一步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组建跨学科、跨专业项目研发团队,进一步擦亮“江北水城 两河明珠”城市品牌。实施城校联合保护、传承、创新、传播聊城地域文化计划,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
在构筑高水平人才队伍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区域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强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实施“光岳人才工程”,通过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作出大贡献等措施,切实担负起“古城活化”“老城提升”“新城崛起”重任。实施人才“共引共享共用”工程。完善校地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对接聊城市产业发展和企业核心技术攻关需求,与企业合作引育高层次人才、联合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校地合作共建“聊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校地人才工作融合发展资政智库平台。深化实施人才挂职服务聊城行动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博士、教授挂任聊城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科技副职、企业科技副总。实施教师“走出去”工程。打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基地与良性环境,提升教师应用创新能力。分类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事业、科研院所、中小学挂职锻炼,到校内外工程实验技术岗位顶岗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科研能力,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引进来”工程。健全“产业教授”引进和使用制度体系,引进并用好企业高端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完善融合发展机制体制上下功夫,着力开创双向赋能共荣共生的新格局
打造基础教育示范高地。加强聊城市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校建设,共同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研究课题,安排优秀教育硕士、师范专业本科生到基地学校顶岗支教。利用学校国培基地、省培基地以及相关学科专业优势,通过攻读教育硕士、脱产进修、短期培训等方式提升聊城市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紧密围绕“工赋聊城”行动、“一县一产业”布局、“一链一院”建设和“千企技改”促“千企转型”提升行动,完善中心运营过程与治理结构,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科技项目与成果转化经理人制度,建设科技成果推介网,搭建学校服务社会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推进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强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科技园。完善校地联合建设运营机制,积极发挥“1+1+N”共建模式优势,助力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科技园建设。构建激励“双创”政策体系和文化生态环境,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将科研创新成果在科技园进行产业孵化,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共同书写校地融合发展的奋进篇章。
聊大要闻
-
副省长邓云锋到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调研2024-09-25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举办“七十五载逢盛世,同心共筑谱华章”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2024-09-30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教授王振华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言2024-09-30
-
我校专家参加省统战部 “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活动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建校50周年高中校长论坛顺利召开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成功举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论坛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举行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举办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暨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论坛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召开职普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2024-09-29
-
九游平台,九游平台(中国)校友捐资设立“初心“励学基金2024-09-29